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

The Bigger The Stronger? 當大者不再恆大...淺談科技巨擘的轉變


大者恆大,在過去是一個成功科技公司的象徵,如同惠普(Hewlett Packard,HP)、微軟(Microsoft)與英特爾(Intel)等公司,然而時至今日,面對市場上快速的變化,科技公司已不再一味地追求擴張,反而更在意好好發展其專精的領域,以下簡單分析:

一、案例A:HP惠普公司的轉變
惠普公司近來才傳出消息,將分拆其IT服務部門,並與新收購的Computer Science公司合併,也是繼去年分拆伺服器(企業)部門桌上電腦(印表機)部門後,再次為龐大的企業瘦身。回顧HP過去的歷史,可以發現當今的策略與過去截然不同。

HP曾經想成為一站式服務(One Stop Shopping)的供應商,提供大多數的商業用戶與一般消費者多元的科技服務,當時在2008年左右曾大手筆以139億美元收購電子數據系統公司(EDS)與250億美元併購康柏電腦(Compaq),強化企業服務的深度,同時也讓企業規模擴張,讓對手難以望其項背。這些策略的確符合當時的營運目標,看似頗為合理。



然而,科技產業的變化相當迅速,而且超乎想像,亞馬遜(Amazon)的興起即是一例。在2008年,Amazon雲端相關事業(AWS)僅有4億美元營收,到2015年已經快速成長到90億美金的規模,並在雲端產業取得領頭羊的地位,惠普相關的市佔率節節敗退。當時HP萬萬也沒有想到,竄起的對手並非高科技大廠,而是線上賣書起家的Amazon,這些變化在短短數年內讓企業版圖遞移,更破壞了科技業原有的利益平衡。HP肥大的企業並不能快速、有效地因應產業的變化,因此開始採行分拆事業的策略。未來,HP將會更專注在本業的發展,以硬體銷售等強項為主。

二、案例B:來自Microsoft微軟公司的警惕
約莫在3年前,微軟公司以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(Nokia)公司,主要想要藉此壯大其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競爭力,來與谷歌(Google)陣營的Android與蘋果(Apple)的iOS系統抗衡,打造屬於微軟的Eco-system,進而吸引大量軟、硬體商加入,分食這塊大餅,企圖在這個不斷落後的市場挽回顏面。



然而結果顯示,在2012年微軟的智慧型手機有將近2.5%的市佔率,到2016年IDC機構預測僅剩1.6%,這樣的結果讓人了解到,企業透過雄厚的財力併購其他公司,並不能保證取得市場的勝利,若策略錯誤反而會拖累本業的發展。微軟近來也決定再度裁撤1,850名員工,大多來自Nokia事業群。未來微軟將更專注在軟體與雲端事業的發展。

由HP與Microsoft的轉變,也逐漸透露出這個產業的變化,不再以大者恆大的思維來經營企業,才能因應節奏快速的科技時代。同時,這些科技大廠也將回歸基本面,花更多心力在屬於自己的強項,待累積足夠的動能後,才有機會再創高峰。


精選500字 商業 邏輯 新聞

更多資訊WSJ
http://goo.gl/ykQbBo
Image Credit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