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

Armament Industry 軍火需求的再起 - 20160216



軍火工業在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結束,加上美國裁減軍事開銷後,原本預期需求將會開始遞減。然而,最新的跡象顯示有新的成長力道出現,而這些機會大多落在亞太地區,亞洲地區包含中國、印度、馬來西亞、巴基斯坦、菲律賓、新加坡、南韓與澳洲,中東地區則有沙烏地阿拉伯與阿聯,其中澳洲又最積極,其成因與未來,以下簡單分析:

一、成因:區域性的緊張關係升高
近年來,許多地區性的衝突、戰事逐漸頻繁,包含烏克蘭危機、敘利亞內戰以及南海主權爭議等,讓向來沒有大量軍火需求的國家也開始考慮擴增(或更新)現有的作戰武器---澳洲即是一例。

澳洲在2015年躍升為全球第6大的軍火購買國,據華爾街日報資料,近期更有意添購價值約100億美金的戰車(每輛戰車造價約為5百萬美金左右),來取代目前沿襲越戰時期所使用的戰車,而在未來10年內更計畫花費約1920億美金來升級現有戰機、戰艦等武器。然而澳洲在過去並非有意全力發展軍事,但在這幾年受到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勢力不斷擴張,情況開始改變。

二、未來:短期與長期規劃
澳洲總理曾經承諾會把每年軍事開銷逐漸提高到2%的GDP佔比,若以2013年的資料來預估,每年將高達1.03兆台幣。然而,以原物料出口為大宗的澳洲(包含鐵礦砂、農產品等等),在近年因為原物料價格低迷,影響其國家經濟發展,現在若還要拉高國防預算,勢必會對於國家財政帶來沉重的負擔。相關人士則認為,短期的採購量會因國家經濟而受影響,但應該不至於影響長遠的軍事擴張計畫,以對抗漸漸擁握強權的中國。




每天500字 商業 邏輯 新聞

更多資訊WSJ
http://goo.gl/4fpVhd
Image Credit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