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

Target 目標百貨 - 由旺季購物來看零售的營運策略 - 20160225


美國零售商目標百貨(Target Corp.)公佈去年第四季的財報,Q4賺了1.43億美元,擺脫過去不振的表現,而Q4線上銷售所帶來的營收,也首次超過10億美元,除了受惠於感恩節與聖誕節的假期購物潮外,Target對線上購物採取與以往不同的策略,也是讓銷售表現良好的原因之一,簡單分析如下:


一、砸下重金吸引消費者上門
Target在假期時段祭出更多的折扣與免運費策略來讓消費者前往Target.com購物,得到很好的結果---Q4的線上銷售增加34%,是網路購物成立17年來的新高,也比同業Wal-Mart表現來得好。然而,這樣的策略增加了營運成本,讓毛利率逐漸降低,由過去28.4%降至27.9%,這是個警訊。



二、掌握網購商機 V.S. 毛利率的維持
為了平衡兩者的利益,Target採取兩個策略:轉向主力銷售毛利率較高的產品(如服飾或傢俱類產品),與轉型實體店的功用,賦予實體店面不同的功能。


要與電商巨擘抗衡,傳統零售商得重新檢視自己的優勢---實體店面。賣場不再只是服務一般到店的顧客,而是連線上購物的消費者都得一同考慮進來,讓賣場轉型為物流的中繼站。



Target利用Target.com作為吸引線上消費的一個入口網站,顧客可能因為被網路廣告或自身需求而吸引前往、並瀏覽商品、最後進行下單購買,在這個期間,系統會告知顧客距離最近的Target實體店有庫存,不必等2天(物流)才到貨,可以在實體店快速取貨,讓消費者現在買,下班(或數小時後)就能取件。



這樣的情況最容易發生在佳節時期,特別是此時網路購物流量爆炸,常常造成線上商城沒有庫存,或是物流進度緩慢的情形,因此,消費者願意前往實體店以節省等待時間,也成功讓Target吸引顧客前來實體店。據Target統計,有高達40%的到店取貨顧客是因為上述的原因而前來。一旦有機會吸引消費者上門,Target將賣場的設置轉向曝光更多高毛利率的商品,如服飾、傢俱或嬰兒用品等,消費者在取貨的同時,帶來更多消費的可能,為Target帶來更多商機,提高毛利率的可能性增高。




此外,這樣的策略也可以降低Target的物流成本,不必在佳節時期挨家挨戶的送貨,以開源節流的方法,來改善毛利率降低的情形。



每天500字 商業 邏輯 新聞

更多資訊WSJ
http://goo.gl/nR3oi0
Image Credit
http://goo.gl/K2haR6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