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

頁岩氣新革命(下) The Shale Gas Revolution (II)

上一篇的頁岩氣革命(上):The Shale Gas Revolution總是提到大好的發展前景,不曉得讀者會不會好奇,難道目前的開採毫無挑戰可言?



答案是有的---基礎建設不足 (Lack of Infrastructure)。原因很簡單,若從美國地理位置下手,東岸主要開採為賓州與俄亥俄州為首的Marcellus地區、南岸以Barnett為主,北方則有Dakota為首的Bakken地區,為Shale Gas主要的產區。而傳統石化裂解廠大多集中在南部的德州地區(墨西哥灣區),使得上述區域開採後的頁岩氣必須送至南方,才能生產,因此即便開採速率非常快速,卻在運輸端慢了下來,整體效率便不能顯著提升,故仍需要快速建置管線、儲槽,有效的將北氣南輸,以因應源源不絕的頁岩氣產出。



美國主要頁岩氣蘊藏範圍

另一個難題在於不安的民眾意識 (Strong Public Sentiment)。對於南方的德州人來說,石化工業發展早已成為熟悉的議題,因此對於興建鑽氣平台、管線以及其他相關設施是非常稀鬆平常的事;然而,對於東岸接近大都市的民眾來說,卻是不小的隱憂,更不想工廠就在我家後院出現,因此在建設的初期往往得到不小的反彈,經過長時間政府的獎勵、溝通、宣導與規範,才讓這項瓶頸逐漸突破。


美國天然氣管線的分布圖


以上談了這麼多美國的頁岩油消息,差不多了解老美的情勢,那就讓我們的鏡頭具焦回到亞洲,看看我們的鄰國---中國的頁岩氣情勢。


由下表可看出,以頁岩油來說,中國的蘊含量有320億桶,暫居全球第三的產量;以頁岩氣來說,估計有1115兆立方英呎的含量,中國的Shale Gas含量高居世界第一



全球頁岩氣、頁岩油主要蘊含國家

以蘊藏分布來看,主要集中在塞北的新疆地區、東北以及中部的四川地區。對於四川地區來說,因其地層屬於海洋性結構,地質較脆,有利加速開採;而在新疆地區多為沼澤型地層,屬於黏性高的地質,開採上的難度較高。根據官方統計,2013年以四川一帶的頁岩氣開採量已達到70億立方英呎(cf),2014年目標達到500億cf、2015年達到2250億 cf。大規模開採頁岩氣似乎勢在必行。

中國主要Shale Gas蘊藏分布




既然有世界最豐沛的含量,為何開採進度遲遲沒有進展?以下為幾個重要的原因:

(1) 以四川地區來說,地層結構較為複雜,且有板塊結構,潛在地震的風險,不如美國的簡單構造。其次,不同的地層結構必須採用不同的開採技術,而不能把美國的技術直接應用在中國的開採上,也是目前的瓶頸之一。目前許多美國的企業已經進駐協助開發,期望能盡快找出有效率的開採方法。

(2) 嚴重缺水。如同上一篇所說的,開採頁岩氣需要大量的水來做為穩固、開路的功用,內陸地區因為氣候乾燥,本身已沒有過剩的淡水可利用,因此僅存的水不太可能用來作為工業生產。目前中國想要由海水淡化的方式將沿海的水引入內陸,希望解決這個巨大的難題。

(3) 基礎建設不足。包含天然氣管線與鑽油氣設施的建置都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成長,而在這個問題沒解決前,可能在未來會遭遇與美國相同的產能停滯問題。

順帶一提,中國的天然氣管線如同輻射狀的散開,除了從東俄與西俄分別拉了兩條天然氣輸送管線以外,從中亞的哈薩克、南邊的緬甸都已經計畫或已興建好管線,不管將來是進氣或輸氣,都將有提前布局的氛圍。



中國主要天然氣及其他管線分布

以上內容為演講以及會後提問經筆者整理後撰之。

更多:頁岩氣新革命(上) The Shale Gas Revolution (I)  預告:台灣的石化及化工產業的下一步可以是什麼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