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

Toyota 豐田汽車 - 公司將大改組的商業考量 - 20160301


據華爾街日報報導,豐田汽車(Toyota)近期將宣布公司內部的大改組,以利其靈活地在市場中應變不同的競爭。其目的是讓銷售成長的同時,管理也能與時俱進,以下簡單解析:


一、規模越來越大,真的好嗎?
豐田在過去一年的營收將近2290億美元,並在過去兩年的汽車銷量都超過1千萬台,規模驚人。而當今每年能賣超過1千萬台的車商除了豐田,還有通用汽車(General Motors)與福斯汽車(Volkswagen),形成日、美、德三國鼎立的局面。



然而,跨入1千萬台的年銷售門檻後,許多問題也浮上檯面:2009年,豐田發生油門爆衝的問題,導致全球數以百萬計的車輛召回,並遭到美國政府10幾億美元的罰鍰;2014年通用汽車因點火器的設計不良,間接導致120人以上的死亡事故;2014年福斯汽車更爆發了排放造假的事情,讓福斯的形象重創,目前還在接受調查與相關訴訟。在過去,車商的策略是規模越大越好,但當許多的問題開始浮現,讓市場質疑公司管理的腳步是否有跟上?




二、公司轉向以車款作為事業體的分類
以豐田來說,目前的事業體區分為已開發國家新興市場關鍵零組件(包含引擎與傳動系統等等)與高階車款Lexus事業部。這樣的分類是市場導向的,針對不同地區作出不一樣的營運策略。


不過,近年來不同市場之間的界線開始模糊,過去對廢氣排放與安全的要求都漸漸趨向一致,故不需要以""車海""來搶市,也讓車商認為以市場區分事業體不再必要。舉例來說,豐田的小車在日本以Vita為暢銷款,在歐洲則以它的姊妹車款Yaris作為主力,然而,兩款車許多設計幾乎相同,若能推出一款全球適用的車型,整體效率可望提升。因此,在未來,豐田或將以車款(大車或小車)作為事業體的新分類,來讓其在管理上更為靈活與快速,讓規模變大的同時,管理的腳步也能即時跟上。





每天500字 商業 邏輯 新聞

更多資訊WSJ
http://goo.gl/txVWpB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