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月29日 星期五

Facebook 臉書 - 行動廣告與臉書成長 - 20160129


臉書(Facebook)在2015年第4季的財報揭露,單季大賺了10億美金,到達這個門檻對一個公司來說是一個指標,臉書在公開發行(IPO)後的3年半達到這個目標,而在過去,另一個網路巨擘Google(現母公司為Alphabet)則花了2.5年的時間達陣。由臉書今日的成長,可以看出網路(廣告)產業的趨勢演變:


一、行動端的廣告成為主流

在過去2年裡,使用臉書App的用戶成長了3倍,臉書觀察到這樣的趨勢以後,開始全力發展這塊事業,包含如何優化行動端的廣告曝光度、流程以及效率,讓投放的效益最大化。而上季財報顯示,廣告收入中,有80%來自行動版廣告的收益,比照3年前,只有約20%的佔比,可見行動端的成長相當驚人。


臉書的廣告營收佔比變化

二、企業的獲利能力開始顯現
在過去,臉書對於業外投資不餘遺力,砸下重金發展虛擬實境(Virtual Reality)、人工智慧(Artificial Intelligence)以及偏鄉網路建設等計畫,但高昂的開銷讓投資人懷疑其是否具備足夠的獲利能力,已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。上季的財報顯示,單季營收提升了52%而經營成本只增加21%,顯示在多元布局的情況下,臉書也能展現穩健的獲利能力。

三、廣告大藍海 ‧ 成長潛力十足

行動端廣告會不會逐漸飽和?臉書的下一步該怎麼走?部份分析師認為,臉書的成長潛力還相當的足夠,包含影片、訊息或者虛擬實境都有投放廣告或其他應用的空間。舉例來說,根據CEO祖克柏表示,目前臉書用戶每天有高達1億小時的影片觀看量,若臉書能將廣告服務切入這些服務中,相信未來成長可期。


每天500字 商業 邏輯 新聞

更多資訊
Image Credit



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

Coke Cola - 由可口可樂看消費型態的轉變 - 20160128


可口可樂正在改變產品銷售策略:
降低容量、提高售價 (Charge more for less)

由市調公司的資料顯示,2015年美國實體店的可樂銷售量減少2.2%,呈現連續11年減少的趨勢,但業績卻只有0.1%的變動,反映出幾個個事實:需求持續轉變產品毛利提升較小容量包裝(如8盎司瓶裝和7.5盎斯罐裝)的銷量在去年成長了15%,而大容量包裝的則持續下滑。有趣的是,小包裝的單位購買成本較大包裝的高,卻還有很好的買氣。這些數據促使可樂公司開始改變銷售策略:

一、 飲食習慣驅使消費型態的轉變
當飲食習慣開始趨向健康、少糖的風格,典型的大容量可樂(20盎司)所含的高熱量(240大卡)就會讓消費者卻步,對比之下,小包裝的可樂(7.5盎司)所含的熱量較低(95大卡),反而能對可樂的需求健康飲食做出平衡,消費者購買的意願增加。



二、掌握消費形態的轉變,價格反而不是問題
為求業績持續成長,自2013年起可樂公司不斷的利用量多求售的策略來獲取消費者的心,仍舊無法阻擋需求下滑的走勢。自推出小包裝的可樂以後,反到衝出一個不錯的業績成果,有趣的是,小容量包裝的單位花費為每盎司6.65分美金,而大容量則為每盎司3.67分美金,小容量的產品即便比較不划算,卻是消費者想要的


三、提供產品多樣化與創新的契機
在需求逐漸飽和的情況下,可樂公司不斷對原產品創新,來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。而近年來可樂公司也積極轉向多角化經營,如去年買下Monster能量飲料公司,讓一些小規模旦發展快速的飲料種類成長(即飲茶、能量飲料與瓶裝水等),來強化其競爭價值,此外,在新事業體尚未完全成熟前,若舊有產品能持續支撐企業的獲利能力,則可以有更多時間喘息,讓其規劃與發展更能完備。

Monster能量飲料公司產品


每天500字 商業 邏輯 新聞

更多資訊
Image Credit



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

DreamWorks 夢工廠 - 從功夫熊貓看電影商業的轉變 - 20160127


功夫熊貓3,一部由夢工廠動畫公司(DreamWorks)所出版的卡通電影,即將在今年上映。這是第一部由美國與中國共同出資製作的動畫片,也是第一次由東方夢工廠公司(Oriental DreamWorks)製作。


在中國的電影票房成長迅速,2015年共計440億人民幣,較前一年成長48.7%,而且根據預測,2017年中國可望超越美國,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電影消費國,然而,中國政府對於外國片商的電影發行有許多限制,如銷售佔比不能超過25%,以及外語片上映時間限制等措施,形成進入市場的阻礙,而這些政策主要都在於保護國內的電影產業,為了持續保持競爭力並分食這塊大餅,外國片商開始與本土片商結盟開設當地的公司,東方夢工廠即是一例。



功夫熊貓3電影

一、減低政策影響

夢工廠在上海成立東方夢工廠以後,將功夫熊貓3的主要製片工作交由其來執行,如此一來發行的電影不再屬於外語片,不但可以減低許多政策上的限制,讓檔期的推動更為靈活,行銷上存在更多自由度

二、貼近觀眾喜好
電影行銷全球後,往往會推出多國語言版本,而功夫熊貓3有將近60%的動畫重製,主要為了配合中文配音下說話嘴型更為準確,讓觀眾能看到更細膩的電影製作。


三、引入資金,並將有東方文化色彩的電影行銷世界

在中國崛起以後,對於喜愛東方色彩文化的閱聽人也不斷增加,潛在市場頗具規模。傳統來說,每部動畫電影夢工廠平均花費1億2千萬到1億5千萬美金左右,然而,自外國片商與本土片商結盟後,不僅能導入更多資金來拍攝新電影,也能讓來自東方的各種故事躍上大螢幕,題材的創新與取得更為快速。


當原來的競爭對手開始變成合作夥伴後,除了經營策略將轉變,更可以預期原有的產業將會因此成長。當然,目前擁有優勢的公司如何持續創新以引領產業,來減低爾後新興對手的竄起,也會是一個要深思的課題。



每天500字 商業 邏輯 新聞
更多資訊


Image Credit
http://goo.gl/WfBso9



每日500字商業新聞分享



KUO BIZ | COOL BIZ
商業新聞 ‧ 策略 ‧ 思考
每週定期在部落格更新與商業有關的重要新聞
並紀錄一些看法期待能與不同的讀者一起互動
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 謝謝!

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

Oil Sand 低油價時代,來自加拿大油砂產業的競爭 - 20160126


加拿大的原油蘊藏量高居世界第三(僅次委瑞內拉與沙烏地阿拉伯),主要歸功於油砂(Oil-sand)的蘊含。即便近兩年的油價探底,但許多大型的探勘計畫早在多年前就開始執行,使得油砂的開採技術已有相當的突破,整體的產業存在以下的優勢與劣勢:

優勢一、其蘊藏量穩定且豐富
在目前已知加拿大1,790億桶的石油儲量中,1,750億桶(98%)位於油砂地區,且加拿大一半以上的石油出產於油砂地區(約每日170萬桶)。主要油沙分部地區在Alberta省北部的礦場。
Alberta蘊含油砂的地區

優勢二、探勘容易且生產週期長
大多數的油砂井位於陸地,使得鑿井成本低於建造深海鑽油平台的花費。採用的油砂萃取技術(蒸氣輔助重力排油),可以讓油井的生產週期維持許久,還可以依市場需求適時調整產量,不像頁岩油必須在鑽井後的幾年內開採完畢,以防止其鑿好的油路又塌陷。


油砂的探勘過程

優勢三、比頁岩油價格更具競爭力

由於油井的有效期限將比頁岩油來的久,攤還時間將增長而成本將減少,因此油砂的生產成本將低於頁岩油,但仍較傳統的原油貴。以下為概略的生產成本區間比較:

隱憂一、後續分離加工製程較繁瑣

油砂屬於重油,且混有砂質,在後續分離與加工處理將較輕油複雜,因此加工成本可能較高。因此煉油業者必須添購較多設備用以分餾,更留下更多碳足跡(碳排放),且對環境的損害可能相當深遠,引發居民抗爭等。


油砂生產流程圖

隱憂二、蘊藏油砂的地理位置較為偏狹

油砂位於加拿大中西部,開採完後的出口若沒有理想的運輸管道,將會限制其出口的效率,讓交貨期拉長,形成採購上的一個阻礙。


隱憂三、各國對於溫室氣體的管制越趨嚴謹

自2015年巴黎氣候會議後,各國對於溫室氣體排放的管制開始有了更具體的共識。2016年1月,加拿大Alberta省訂定了工業生產溫室氣體的排放上限為每年1億噸(當前的排放量為7000萬噸),專家預測以目前的成長速度,最快到2020年就會超過排放上限,屆時產量將被限縮,若生產技術沒有顯著提升(降低碳排放),不利油砂業發展。


巴黎氣候會議後對於各國的碳排放有了初步的共識

美國的頁岩油的蓬勃發展、伊朗石油禁運的解除、OPEC不減產策略與中國需求不振的情況下,造就當前的油價低廉時代,
。而加拿大的油砂產業若在日後大舉投入市場,將對石化產業產生不小的影響。


每天500字 商業 邏輯 新聞
更多資訊


Image Credit
https://goo.gl/9k8iKz


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

Tech Startups 網路公司 - 要殞落了嗎?新創企業的獨角獸們 Slump for the Unicorns? - 20160125




在過去短短的幾年內,許多網路新創公司大鳴大放,在互聯網大規模成長的時代,造就了許多市值超過10億美金的獨角獸們,如Airbnb、Uber、Snapchat以及Dropbox等公司。然而,自2015年下半年以來,這個產業開始感受到微冷的秋意。



強勁的美元,加上爆炸性成長不再,使得許多網路新創公司營收表現明顯下滑,同時也讓其市場價值不斷走低。同時,中國的需求疲軟,使得市場信心鬆動,資金布局趨向謹慎,也讓市場重新檢視這些獨角獸們是否貨真價實,還是被高估太多,存在泡沫化的風險。一旦估值被大砍後,將更不容易取得私募資金,未來的影響如下:



1. 流動性與營運的走向

如果一家新創公司在私募市場不順遂,再加上其現金流不充足的情況下,有可能轉為首次公開發行來籌措資金(IPO)。一旦引進了公開的資金,而對於有些市值被高估的公司來說,若沒拿出實績,將造成股價波動劇烈,影響其資金流動性;此外,IPO後股東結構也將改變,很可能影響公司的營運走向,原本創立的初衷將被凌駕之上,產品與服務不如從前敏銳。


2. 大企業的併購潮可能出現

一旦市值不再那麼遙不可及,大企業隨時有可能出手,來填補其缺乏的產品線與市場占有率。據報導,Cisco手上的現金高達60億美金,已準備趁市場回落之際收購幾個潛在的標的,如雲端儲存公司Box、Workday等等,而IBM、HP等企業所採取的策略亦同。如此一來,產業將在短期形成大者恆大的局面,不易小公司的競爭。


產業與景氣循環總會不斷發生,也將同時造就獨角獸的竄起與殞落,未來這些公司是否能持續在市場上成長與存活著,的確值得觀察。





更多資訊


Image Credit
http://goo.gl/PFxXd6

每天500字 商業 邏輯 新聞


2016年1月22日 星期五

Uber 優步 - 獨角獸Uber推出UberEats送餐服務


市值超過500億美金的獨角獸Uber,在3月即將在美國10個城市推出UberEats送餐這項服務,由早上10點到晚上10點提供,並在點餐後的30至40分鐘內送達。這一次,Uber將會重新打造UberEats,成為一個全新的App。消息一出,GrubHub(美國一家俱有規模的餐點外送公司)股價下跌了將近5%。Uber的競爭有喜也有憂,解釋如下:



憂的部分,是餐點外送的這門生意已發展到非常競爭的態勢,業者常常花費高昂的獲取成本(Acquisition Cost)來吸引消費者上門,但競爭者跟上來後,彼此服務的同質性太高,導致客戶的轉換成本(Switch Cost)偏低,最後使得市佔率無法維持,影響日後的營運。舉例來說,美國現有市場的競爭者如Postmates與DoorDash等等公司,過去已推出類似服務,但微薄甚至虧損的獲利能力,再次凸顯是否有能力永續經營。另外一方面,一樣是做載客起家的Sidecar Tech公司在去年也提供送餐服務,但在上個月仍經營不善遭通用汽車收購。



喜的部分,此舉可以多樣化企業的營收,提供除了傳統載客運輸以外的新服務。且Uber可以利用旗下廣大的用戶(在美國約1600萬人)與廣大的駕駛(在美國約40萬人)作為後盾,讓相關資源到位,加速服務上線的速度,然後以規模經濟搶灘市佔,或許利用廣大的用戶與資源基礎所創造的網絡效應(Network Effect),來創造大者恆大的局面。



Uber公司要如何突圍困境和掌握商機,抑或是能否發展其他新的商業模式,市場都在觀察。




更多資訊:

WSJ: http://goo.gl/nXQnzb

2016年1月21日 星期四

Apple 蘋果 - iPhone的銷售主力轉移到印度 - 20160121

The iPhone 6s offers Apple Music. Apple says the service will be available for Android devices, but that hasn’t happened yet.


為什麼蘋果要聚焦在印度?

隨著中國經濟的放緩,與成熟市場的智能手機逐漸飽和的影響下,蘋果公司正準備聚焦在下一個藍海市場---印度。這個擁有12.7億人口的市場,根據預測,在2017年將有機會超越美國,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的手機消費國(中國第一大)。幾個關鍵如下:

1. 目前35%的印度人使用智能手機,超過六成仍用非智能手機
2. 印度2015年手機總銷量為1.18億支,預估2017年將達1.74億
3. 蘋果去年在印度業績近10億美金,卻只有將近2%的市佔率



蘋果可能會在印度使用什麼樣的銷售策略?

首先,會與在地零售商建立更緊密的經銷模式(Distribution channel)。目前蘋果銷售的主力集中在都會區,然而有將近70%的印度人住在鄉村,若能滲入這塊市場將有利提高市佔率,但靠蘋果自己建立銷售渠道太慢了,因此找在地的零售商合作,加上投放更多廣告,期望能更快切入市場。


然而,對於大多印度人來說,iPhone還是太貴了。印度人平均年收入約為1500美金,中產階級大約為8000美金。要青睞印度的消費者,手機價格不能太高。目前最受歡迎的手機落在$150美金以下。然而,目前最受歡迎的iPhone的價格落在$500到$1000之間,而且還沒包含月租費的支出。



因此,蘋果與許多當地銀行合作,推出無息貸款,降低購買的心理障礙,讓消費者可以早買早享受。同時,鼓勵零售商降低一些舊款機種的價格,如iPhone 5S降至比其他國家還低的價位,讓更多人買得起。這些措施都希望提高蘋果在印度的能見度。



P.S. 目前在印度的智能手機市佔率排行,Micromax Informatics與Samsung各佔約20%,蘋果為1.8%左右。




更多資訊可參考WSJ
Figure Credit



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

Unilever 聯合利華 - 人造奶油的需求與企業經營模式的轉變 Margarine And Butter - 20160120


消費者的購買習慣改變
企業經營策略的潛在走向

人造奶油(Margarine),這項產品對於聯合利華公司(Unilever)來說,目前佔了4%的營收,並擁有業界最高的27%市占率,是個不折不扣的金雞母。然而最新的趨勢顯示,我們對人造奶油的喜好已大不如前,由消費偏好的轉變,迫使企業經營策略改變。


首先,消費者漸漸愛用天然奶油(Butter),去年美國的天然奶油銷量成長了4.2%,然而人造奶油卻是呈現下跌8.9%的趨勢,消長態勢相當明顯。去年10月開始,美國麥當勞將滿福堡(Egg McMuffin)的原料由人造奶油換成天然奶油後,銷售呈現兩位數的成長,顯示消費者的選擇偏好已有明顯轉變。當然,價格也可能是影響的因素之一,去年俄羅斯開始抵制來自歐盟進口的農產品後,天然奶油的價格滑落,部分影響了人造奶油的銷售。

下圖為此兩種產品近年銷售的統計與預測:


Figure credit: http://goo.gl/DsUQ8T

然而,對於聯合利華公司來說,如何挽救這樣的態勢?市場傳言,公司可能趁其價值尚好的情況給脫手賣出,賣出的資金與資源以推動企業其他高毛利的部門發展。另一種看法則是,藉由合資的方式(外來者取得不超過49%的份額)拉進其他競爭者,再藉由協同效應(Synergy)來讓產業增長,可以一起承擔好壞,卻又不失經營權的作法。


參考:下圖為聯合利華過去1年半銷售的統計資料:
Figure Credit: http://goo.gl/x5zpvv




更多資訊可參考WSJ:http://goo.gl/x5zpvv

挑戰每日500字商業新聞!
謝謝您的閱讀與拜訪,期待很快再與您相見!

2016年1月19日 星期二

Shell 殼牌石油 - 油價摜破30鎂每桶,落至12年新低 - 20160119

Oil rig nodding donkey
Photo Credit: http://goo.gl/QeM4bV


油價跌至30元美金以下
中國需求不振
伊朗解除石油禁運
北美暖冬效應
OPEC與美國油業產量不減

這些消息與因素,讓石化業仍在景氣寒冬中掙扎。眾多不利因素徘徊,使得自2016年以來,油價又再跌了20%;自2014年7月以來,油價更是下跌了70%。而油國組織(OPEC)與美國仍以過剩的產能在製油(每日產量OPEC=3220萬桶、美國=約900萬桶),然油價下跌是好是壞其實是一言難盡的,但對於石油業的投資可能才是影響後續的關鍵:


伊朗的解禁,短期內恐怕只是影響市場的心理因素,畢竟多年來的經濟制裁使得石油設施投資極少,如今解禁,但仍需要時間才能回到過去每日出口50萬桶的水準,這個情況就如同伊拉克與利比亞在2003年與2011年戰爭後,花了將近12個月的時間才恢復生產水準。


低迷的油價也讓石油業巨擘大量減少投資。如近期殼牌石油公司(Royal Dutch Shell)停止在阿聯的油氣開發案,只是冰山一角而已,由Wood Mackenzie公司統計,在2015年,全球共計延遲或取消的石油投資案達3800億美金,規模相當可觀。


殺頭的生意有人做,賠錢的生意沒人做。當油價持續下探,估計將會有更多投資案被延遲或取消,要再恢復勢必需要更多時間。倘若在未來的某一天疲弱的需求開始反轉,但相對應的產能投資還沒到位,可能會發生油價快速攀升的問題,屆時對於經濟的影響可能又更為複雜。





更多資訊可參考WSJ:http://goo.gl/0ShMBthttp://goo.gl/vLcUXt
謝謝您的閱讀與拜訪,期待很快再與您相見!

2016年1月18日 星期一

Walmart 沃爾瑪 - 調整營運策略:因應來自產業的挑戰 20160118



就業數據表現良好
油價持續低迷
市場信心尚佳
暖冬氣候

這些因素應該能夠刺激大眾消費,然而,最新數據顯示,美國去年12月的實體零售業績疲軟,也讓Walmart決定在全球收掉269個的銷售據點,並裁員約16000員工,美國約占10000名。

傳統的零售巨擘,靠著實體零售打片天下,在環境不錯的情況下,為何時至今日逐漸走下坡?以下有兩點值得省思:

消費者的購買模式改變 
--- 電子商務的取代與挑戰已不是什麼新聞,但速度與規模比想像中快速。Walmart當然也很清楚,亦開始耕耘電商,但是電商再強,短時間內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實體零售,因此思考如何在市場上明確定位自己,分出區別,或是如何拿捏自己在電商與實體零售的佔比,是重要的課題。

同業競爭下產品差異化與定位不明確
--- Walmart的核心是挑戰最低價,而作為小型實體零售商(如Dollar stores等)因占地較小,設點密集,更能靠近每個人的家,提供更多便利性。此時如果產品差異不大(如:價格、品質相近),市佔勢必受影響。如何明確定位自己在實體零售的價值,也是重要的課題。


更多資訊可參考WSJ:http://goo.gl/Tz5SEP
Photo credit: http://goo.gl/qlqRCc
謝謝您的閱讀與拜訪,期待很快再與您相見!

每日500字商業新聞分享



KUO BIZ | COOL BIZ
為了刺激自己每天在閱讀華爾街日報(WSJ)能夠思考
決定每週定期在部落格更新與商業有關的重要新聞
並紀錄一些看法期待能與不同的讀者一起互動
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 謝謝!